装裱艺术作为中国的传统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装裱技艺的产生到其工艺逐渐的改进与完善,直至今天,装裱艺术在中国乃至世界艺术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装裱一直以来都是作为保护和装点中国书画的一种传统方式而存在的。书画作品一般都是作于易碎的宣纸或绢类物品上,装裱就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保护作用;古人云:“三分画,七分裱”就充分说明了装裱对于装点书画的重要性。一幅国画或书法作品,都可以通过装裱来体现作品的完整性和艺术性。
装裱艺术大约在 1700多年前开始萌芽。每种事物的产生都有其深刻的历史发展背景,装裱的产生与绘画、书法的发展及其用料的变化上密切相关。
帛画、帛书的出现是装裱艺术萌芽的标志。最早并没有装裱,绘画、书法都是镌刻到石头、金属等器物上的。由于携带不方便,夏商周时期就开始运用这一阶段出现的缣帛,由于其质地柔软、易于卷放的特点,决定了它对装裱艺术不可忽视的引发作用。在湖南长沙战国时期的楚墓出土的《人物龙凤帛画》和《人物御龙帛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二者上缘都系有竹条,当中系有细绳,用来悬挂,在这里已经看到接近装裱的样式。
和其他传统工艺同样,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装裱的发展。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经济高度发展,艺术在这个时期也有了明确的分科,包括壁画、漆画、画像石、画像砖、木板画、木筒画、帛画等。其中的帛画是画在丝织品上,具有柔软、飘逸的特点,也是显示装裱艺术萌芽后状态的最好标志。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发现的“T”型帛画,全长205厘米,上部宽92厘米,下部宽47.7厘米,向下四角缀有穗形飘带,顶部边缘裹有竹棍,两端系丝带用以悬挂。这件帛画的样式比在楚墓中发现的两幅作品更加接近装裱款式的精致性,可以算是立轴的雏形。